Tuesday, June 28, 2011

[中国数字时代] 环球时报:“零容忍”和中国现实无法对接

Thank you for using rssforward.com! This service has been made possible by all our customers. In order to provide a sustainable, best of the breed RSS to Email experience, we've chosen to keep this as a paid subscription service. If you are satisfied with your free trial, please sign-up today. Subscriptions without a plan would soon be removed. Thank you!

  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公平的容忍线不断下调,不断有人提"零容忍"的概念。从法理和道德角度看,这样的要求有正义的一面。这样的正义性,推动了这种主张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。如今舆论对公权力以及社会差距等主要靶子的批判,都开始使用现代社会最严格的标准,各种丑闻以及"疑似丑闻"因此层出不穷。

  民权意识在中国政治思潮中逐渐扎根,互联网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。这种五四运动便开始的思想启蒙,正在结出一批真正的果实。民粹主义在中国当前各种思想争论中,渐成压倒一切的道德高地。

  然而中国支撑民众理想的物质基础依然薄弱,中国的经济发展促成了多数人的小康生活,但快速发展的代价是社会差距的拉大和官员腐败的滋生,与发展同步击败这些问题的"凌空射门"中国也曾尝试,但得分不高。

  "零容忍"的概念充满吸引力,但与今天的中国现实无法对接,它每次从民间情绪中升起,但最终又重重地摔回到民间,这是中国互联网上一次次出现反不公平舆论狂潮,网民们在纠结中愤愤不平的根本原因。

  中国社会需要在容忍线和现实之间探索更加实事求是的互动。互联网推开了言论自由的大门,创造了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干预,这个变化蕴含的政治意义是划时代的,它是社会变革的一次高能量充值。但现实的各种问题不是电脑中的病毒程序,可以通过点下鼠标就删除它们。

  有句话似乎要压低声音悄悄说:对中国的问题,社会还需一定的容忍度。但它却是每人每天离开互联网后不得不奉行的处世态度。互联网被称虚拟社区,其实它的最大"虚拟"处,就是仿佛大家只要奉行"零容忍"的态度,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各种理想都变成现实。

  亨廷顿在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》一书中有一个著名论断: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,主要取决于该社会在转型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。秩序取决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制度化,但秩序显然也包含容忍一些非制度化元素的弹性。僵硬的理想主义通常都是失败的。

  中国的国家道路争论过去一直在知识精英的小圈子里进行,互联网把这个争论带向了全社会,塑造了草根化的大块情绪。知识精英的分裂也因此延伸为社会群体和社会意识的分裂。这个趋势在扩大,它有可能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接下来继续前行的文化及历史环境。

  新时期中国知识精英的使命是复杂的,既要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,又要保护中国作为一个整体不散架。让这个国家有理想,但不被不切实际的目标把自己绕进去。然而一个现实困难是,中国知识分子的利益在分化,阵营感越来越明晰,他们很难为一个统一的政治目标通力合作。

  即便如此,实事求是应当是中国知识分子超越派别的底线,理想不同,但中国的现实不应看偏,尤其不应故意看偏。坚守住这个底线,中国就不会出大问题。恶意突破这个底线的知识分子,是中华民族的罪人。

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,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

定期获得翻墙信息?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

©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, 2011. | Permalink | No comment | Add to del.icio.us
Post tags:
获取最新TOR网桥,请电邮 fanqiangyakexi1@gmail.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。
穿墙阅读数字时代? 请发电邮(最好用Gmail)到: chinadigitaltimes+subscribe@googlegroups.com

CDT aggregator 28 Jun, 2011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